語言、階級、與民族主義: 越南語言文字演變之探討* |
(((聽聲音))) |
|||
|
摘要 越南曾受中國的直接統治達千年之久(公元前111-公元939),稍後雖脫離中國的直接統治而獨立建國,卻仍與中國維持一定的藩屬關係,直到1945年胡志明宣佈越南獨立後才正式劃清與中國的關係。
在中國統治的期間,漢字被採用為正式的官方文字。稍後的藩屬國期間民間發展出民族文字「字字喃」;十六世紀末也經由傳教士傳入羅馬字來書寫越南語。雖然這二種文字很早就出現,漢字在當時仍被官方視為唯一正統的書面語。漢字的正統地位直到二十世紀才被打破;1945年以後由羅馬字取而代之而成為當今越語唯一的書寫系統。 本論文以越南語言文字演變之例來探討語言使用、階級、與民族主義之間的關係,並分析何以越南能成功地從漢字轉變為羅馬字。本文指出越南成功有內在和外在二大因素:內在因素包含“具讀寫能力”和“反封建社會”的需求;外在因素包括“去中國化”及“反帝國主義”的國際潮流。
論文全文 一
前言
二 漢字文化圈之歷史背景三 越南之外來統治與民族獨立運動四 越南之文字傳統與變革五 越南羅馬字之興起六 結論參考文獻*
本文發表於第四屆「2002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」,4月26-27,中山大學,高雄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