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綱    頁  1  2  3  4  5  6  7  8  9  10 


教會白話字中心

脫漢研究中心

漢字研究中心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4.  白話字e文字結構分析

即篇文章e前半段以探討白話字發展e歷史kap對台灣e影響為主,下半段beh ui語言學e角度來分析白話字e文字結構kape優缺點。

4.1.  文字系統e分類kap學習效率

若論到文字,真濟人long會用「表音」kap「表意」二分法來區分世界上e文字系統,soa-lai認為漢字是「表意文字」啊其他使用ABC羅馬字母e是「表音文字」。事實上,即種ka文字二分法e分類方法真無妥當ma無準確,因為無半種文字是“純”表音或者表意e。像講,英文esemikaper”就分別有“半”kap“人”e意涵;中文e“麥當勞”就純粹是利用漢字做“記音”e工具來表示英文e McDonald”即e詞。

若準漢字是表意文字,an-ne漢字e閱讀過程應該ham其他所謂e ABC拼音文字無kang chiah tioh。毋過,真濟心理語言學e研究報告long指出“ka漢字e閱讀過程kap語音聯想分開”是無正確e觀念。曾志朗e研究報告(Tzeng 1992)指出「漢字e閱讀過程kangkhoan牽涉著語音e反射聯想,即個過程kap其他所謂e拼音文字是類似e」。[1] 意思就是講,漢字kap所謂e拼音字ti閱讀過程kangkhoan牽涉著語音e反射聯想。李孝定(1992) ui伊對漢字結構演變所做e統計分析發現:真正具備表意性質e「象形字」、「指事字」ti漢字e歷史演變中所佔e比例愈來愈少,顛倒描寫語音e「形聲字」ui公元前11世紀e 27%跳升到12世紀e 90%

有人認為「形聲字」lai-te 有「形旁」,所以形聲字ma是表意文字。即種觀念ma毋是真正確。「形聲字」增加「形旁」e目的是beh用來區別“kang音、無kang意思”e同音異義詞(homophone);即種目的ti其他真濟拼音文字(音素文字)系統lai-te ma看會著,只是in用無kang e方法lai達成kangkhoan e目的。像講,英語利用“拼字法ekang”來區別kang音、無kang意思e語詞“see(看著) kapsea(),或者“too() 、“two(2) to()

形聲字會有「形旁」,是因為過去e文言文書寫系統lai-te大部分long是「單音節」e語詞。但是即當袸e單音詞已經無以前hiaha,根據McGraw-Hill (1963) ui《現代中英科技和一般辭典》所做e統計,現代中文lai-te單音節e語詞無超過5% (引自DeFrancis 1990:187)。可見ti現代e中文語詞lai-te,大部分long是多音節語詞(polysyllabic words)或者復合詞(compound words)Ti即種情形之下,beh發生同音異義e機會ke真少。而且「形旁」kan-tan esai做語意e參考nia,並無百分之百準確[2]。像講,“蟻”kap“虹”平平有一個“虫”,毋過“蟻”是土腳teh so e kau-hia (ant)、“虹”是天頂真sui e kheng (rainbow) 。所以,為著即5%少數e單音詞soah來延續使用即種無系統性、真無準確e「形旁」,實在真毋值。莫怪DeFrancis就指出:「漢字會hiah無效率,主要就是伊用真粗、無系統性e語音-符號表達方式,kap koh khahe「形旁」表達方法」。[3]

因為傳統表音、表意e文字分類法有伊真大e缺點,Gelb (1952) kap Smalley (1963)就提出新e文字分類觀念。In指出,世界e文字應該就伊“表示語音e單位e大細”來分類chiah etang有系統性e對世界文字做分類kap了解文字e演變趨勢。所謂e「語音單位」就是指語言學tehe「音素」(phoneme)、「音節」(syllable)、「詞素」(morpheme)kap「語詞」(word)等,ui細到大、無kang大細e「話語」成分。

Ti即款e分類標準之下,漢字esai講是「語詞-音節」(word-syllabic)或者「詞素-音節」(morphosyllabic) e文字。[4]日本e「假名」是「音節」文字e典型代表。越南羅馬字、英文字、台灣「白話字」、kap韓國「諺文」esai算是「音素」文字,因為ti即個系統lai-te每一個字母所表示e語音單位是「音素」。雖然越南羅馬字、英文字、白話字、kap諺文long是音素文字,毋過in iau有淡薄仔差別;差別e所在就是「語音ham符號e對應關係」kap「符號排列方式」ekang。就「語音ham符號e對應關係」來看,越南羅馬字kap台灣白話字基本上是一個符號對應一個音素,毋過英文是多元e對應關係。就音素符號排列方式來看,越南羅馬字、台灣白話字kap英文字long是一維e線性排列,毋過韓國諺文kap漢字long是二維e結構。現此時世界上 多數e文字系統,像講英文、德文、法文、西班牙文、越南文kap台灣白話字,long是一維e音素文字。一維e音素文字esai講是世界上普遍e書寫系統。

Gelb進一步提出講:ui語音e單位e大細來看,世界上e文字演變是uie單位到細e單位。會有即款ui大到細e演變,是因為牽涉著人類對「話語」e觀察e能力。也就是講,tng當咱人對「話語」e「語音單位」有khah進一步e了解了,咱人就進一步發展出描寫khahe「語音單位」e文字系統。

Ti古早古早,咱人iau sa無「話語」e結構儘前,人類kan-tan etang ti洞孔elin畫寡圖案來表達in behe「話語」e內容。即e時期e“準文字”所描寫e語音單位是kui e故事e內容。像講,in tilin劃一仙人,hit e人手lin提一粒石頭,人e邊仔有一隻嘴仔開開開e獅。畫即幅圖e人可能beh表示伊ti某一工、某一個所在、真不幸去遇著一隻獅。伊孤不二終,石頭仔sa lehkap hit隻獅拼。Ma有可能beh表示伊真勇敢,伊ti某一工主動找獅挑戰。到底伊beh表示啥物意思,kan-tan畫即幅圖e人家己知影。Tng當其他e族人看著即幅圖e時,inai ti hia“說文解字”、ioh看作者e意思是啥。

Tng當咱人對「話語」e「語音單位」有突破性e觀察、了解「語詞」單位e存在了,咱人就開始ka描寫hit e「語詞」e「圖案」(文字外形)定形下來。也就是講,tak pai beh表示kang一個「語詞」e時,就用kang一個「圖案」來記錄表示。透過即款「定形」e過程,人類e文字總算出世a。像講,劃一個圓箍仔、中央點一點,來表示「日頭」即e語詞。Tng當咱人進一步分析語言e結構,了解「詞素」e存在了,就進一步簡化原來描寫「語詞」e「文字符號」,ka kangkhoan e、或者類似e「詞素」用kangkhoan e符號來表示。像講,中文e「老虎」、「老鷹」e「老」,就用kang一個「老」字來表示。漢字e發展就大約停留ti即種「語詞-詞素」e階段。漢字本chianbeh進一步往「音節」文字e方向發展,可惜因為種種e社會保守力量e阻礙soah沒法度發展成功。古早e日本人對「語音」e觀察比中國人khah深入。日本人借用漢字了,發覺「語詞」是由khahe「音節」構成eIn認為若etang歸納「音節」e總數,每一個音節用一個符號代表,就esai減少文字符號、減少學習e負擔。Tie情形之下,in針對日語發展出50個「音節字母」,透過有限e 50個「音節字母」就esai來描寫kap創造無限e日語詞彙。韓國人e「語音觀察」比日本人koh khah深入,in進一步發現音節是由koh khahe「音素」構成eIn就根據韓國話e音素系統發展出「音素」字母.,透過koh khahe 28個字母,就esai描寫所有e韓語詞彙。

描寫e語音單位e大細kap學習效率有啥物關係leh?一般得來講,描寫khahe語音單位e文字系統會khah準確(紀錄語音)、有效率、有利咱人e學習,因為in esai透過有限e、少數e「字母」e「排列組合」來描寫無限e、新語詞e創造。「音素」文字etang有即種功能是因為咱人類e語言long是由少數e「母音」(vowels) kap「子音」(consonants)所構成e。透過無kang e音素符號來代表無kang e母音kap子音,就esai ka hit e語言e語音系統完整描寫起來。

Smalley (1963:7)指出,「音素」文字通常kan-tan需要少數e字母(像講,英文只要26個字母),就esai描寫hit e語言e所有語音。相對來講,「詞素」文字e缺點就是有真濟e「字」(詞素音節符號),學生就ai學足濟e「字」了chiahchai-tiau進一步做閱讀應用。以台灣為例,小學階段大概ai2,600個漢字;升起去中學了,為著讀文言文e文章,學生ai繼續學一寡平時罕leh用著e漢字。若準小學畢業就算有一般e閱讀寫作能力,台灣e學生上無差不多ai3,000字漢字chiah會曉讀寫一般程度e中文。根據Hannas (1997) e統計,咱chit-mai社會上 通行使用e漢字大約有7,000字。即7,000字只是常用e漢字nia,若ka其他khah少人用e(像講前行政院副院長「游錫ㄎㄨㄣ」e“方方土”)算在內,數量esai達到「康熙字典」所收集e 47,035字。

有人講漢字是由一寡「偏旁」構成e,只要ka偏旁學好,beh學其他e漢字就無啥問題。這頭仔聽起來ka-na真合理,毋過若認真ka想一下,「偏旁」實在無hiah神奇、好用。原因是:第一,漢字「偏旁」e數量(「形旁」加「聲旁」)大約有1,000個;這“1,000個”毋是小數目呢!學偏旁只是比學上萬個漢字khah好稍寡nia,伊kangkhoan無法度徹底解決漢字無效率e問題。第二,「偏旁」e排列方式並無一慣:伊有行thane (像講,“洪”“虹”)、有行直choa e (“量”“昌”)、有倒癮癮e (“人”“下”)、有khamkham e (“龐”“鳳”)mateh疊羅漢e (“鑫”“鑿”)kang一個偏旁有時走起、有時走落(“呆”“杏”),有時正平、有時倒平(“扣”“吃”)。即款無一慣性e排列方式,m-tan無法度增加效率,顛倒會“嘔戲托棚”、造成學習e負擔。



[1] 原文“the phonological effect in the read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s real and its nature seems to be similar to that generated in an alphabetic script(Tzeng et al. 1992:128).

[2] 甚至有時有誤導e作用。詳細esai參閱蔣1998

[3] 原文“the in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stems precisely from its clumsy method of sound representation and the added complication of an even more clumsy system of semantic determinatives.(DeFrancis 1996:40)

[4] Gelb傾向用“word-syllabic”,DeFrancis傾向用“morphosyllabic”。

 

 

大綱    頁  1  2  3  4  5  6  7  8  9  10